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創我國航天測控任務間隔最短紀錄
11月13日,我國先后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與寧夏一號衛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作為主要測控單位,圓滿完成多點并行測控任務,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測控任務間隔最短紀錄——175分鐘。
據該中心主任余培軍介紹,中心具備同時支持我國所有航天發射場多顆航天器并行發射測控的能力。
目前,我國有酒泉、西昌、太原和海南4個航天發射場。從4個航天發射場發射的所有航天器,自火箭升空起,都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實施跟蹤測量、狀態監視、姿態調整、軌道控制等一系列操作控制,最終使航天器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投入業務應用。
“勐海,跟蹤正常!”“青島,發現目標!”相隔不遠的兩個指揮大廳內,來自各地測控站點的調度口令此起彼伏。任務過程中,西安中心統一調度指揮,所屬各測控站點先后完成對兩枚運載火箭的跟蹤測量,數據獲取完整有效,信息處理傳遞正確,軟硬件運行穩定,通信訊息鏈路暢通。經過一系列操作控制,全部衛星先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建立正常工作狀態。
據介紹,針對近年來高密度任務常態化的態勢,該中心在航天測控軟件系統平臺建設方面,獨立開發和完善高效、可靠、功能分布的多星測控軟件系統,實現了對多星數據融合處理、星座管理、天地基聯合測控以及星間鏈路等應用的支持,大力提升綜合測控能力。同時他們積極優化任務軟件,構建模塊化框架,使任務準備時間從兩個月縮短至半個月,有效提升了多任務并行測控能力。
(責任編輯:王蔚)
熱點推薦
多一個質子的足球烯也許常見于太空
很多天文學家畢其一生都在探索星際云的化學成分,...
機器人圖書館上崗 海量圖書各就各位
在圖書館借書時,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數據...
無需調控而勝任不同任務 這種AI更接近人類思考方式
紐約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教授馬庫斯最近和人工智...
《疫苗管理法》實施在即 我國首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提檔升級
12月1日,我國首部《疫苗管理法》(全稱《中華人民...
河北發現1.2億年前美頜龍類新物種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26...
重返月球步伐受阻 小小月塵或是原因
自從1972年底阿波羅17號任務完成以后,人類就再也...
“雪龍2”號迎接 破冰能力大考
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卓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