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強超短激光脈沖振蕩器問世
圖中展示的是一個商業薄盤磁頭。圓盤被單片棱鏡包圍,單片棱鏡借助反射傳遞泵浦光束。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3日報道,瑞士科學家于近日展示了一款亞皮秒薄盤激光振蕩器,平均輸出功率達到創紀錄的350瓦,成為超短激光脈沖振蕩器的新“標桿”,也為實現更強大的激光器奠定了基礎。
超高速激光光源可在基礎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領域“大顯身手”,但為了進一步挑戰并突破極限,需要幾兆赫重復頻率和幾百瓦平均輸出功率。目前實現這種高功率激光脈沖的一種方法是,按比例增加激光振蕩器的輸出功率來直接生成它們,而不是仰仗多級放大器系統,因為借助后者實現極為復雜。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量子電子研究所的烏蘇拉·凱勒小組稱,他們已經將按比例增加功率這一方法提升到一個新水平。他們演示了一種新的薄盤激光振蕩器,兼具振蕩器的簡單性、高重復率以及創此類激光器紀錄的高平均輸出功率。
薄盤激光振蕩器的增益介質(激射發生材料)是一塊厚約100微米的圓盤。這種幾何形狀提供了較大的表面積,有助于冷卻,但熱效應仍是這種激光器功率提升的“攔路虎”,自2012年以來,其最大輸出功率為275瓦。
在最新研究中,結合薄盤激光技術領域迄今取得的多項進步,高級研究科學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及其同事讓薄盤激光振蕩器的平均輸出功率達到350瓦,脈沖長度僅0.94皮秒,攜帶的能量為39微焦,并以8.88兆赫茲的頻率重復運行,可立即應用于科學和工業領域。
研究人員解釋稱,研究的關鍵是他們找到了一種方法,使泵浦光束能多次增益介質,同時又不造成有害的熱效應,從而減小了相關部件承受的壓力。
他們認為,新方法稍作修改,輸出功率超過500瓦指日可待。而且,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輸出功率未來有望達千瓦級。
(責任編輯:王蔚)
熱點推薦
多一個質子的足球烯也許常見于太空
很多天文學家畢其一生都在探索星際云的化學成分,...
機器人圖書館上崗 海量圖書各就各位
在圖書館借書時,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數據...
無需調控而勝任不同任務 這種AI更接近人類思考方式
紐約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教授馬庫斯最近和人工智...
《疫苗管理法》實施在即 我國首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提檔升級
12月1日,我國首部《疫苗管理法》(全稱《中華人民...
河北發現1.2億年前美頜龍類新物種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26...
重返月球步伐受阻 小小月塵或是原因
自從1972年底阿波羅17號任務完成以后,人類就再也...
“雪龍2”號迎接 破冰能力大考
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卓越論...